CN
EN

海珠如何“蝶变”?

时间:2020-12-24 分享:

最近,广州市海珠区提出构建“一区一谷一圈”发展空间布局,其中“一圈”(即在西部建设“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”)备受各方关注。在海珠区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上,海珠区进一步强调坚持以推动城区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为引领,打造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,建设高品质文化名区。从老城区“蝶变”为现代化中心城区进程中,“一圈”如何发挥作用?

南方日报的“观点”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就此话题展开讨论,旅道集团首席专家陈南江博士应邀发表看法,观点文章发表于2020年12月23日南方日报A03版面。以下为正文。


从“点”到“线”再到“圈”

城市是不断演化的生命体。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,如何让城市留住记忆?这些年来,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路径,一方面积极保护,如建设文化专题博物馆,将海丝文化“打包”申遗,一方面大力传承,如坚持举办迎春花市、菠萝诞等传统节庆活动,在城市更新中,创造出“点线结合”的新模式。

点的方面,主要是老街、老社区、老码头、老仓库、老厂房。如何注入活力、焕发生机?广州众多的成功实践告诉了我们答案,以“微改造”的形式进行老街区更新,走文商旅融合之路。在更新修缮过程中,应当对每栋建筑量身定制修缮和更改方案,基本做到尊重历史、传承文脉、充分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,同时,不能一味地还原为某个时代的旧样貌,导致无法适应现代生活使用的要求,变成一堆无用的假古董。

永庆坊和太古仓等项目一边继承一边创新,既不大拆大建进行房地产开发,也不一味还原老建筑,一厢情愿地建成不符合当代人生活所需的怀旧故乡,才有了今天的效果:有文化,有商业,有旅游,三者紧密融合,互相促进。一方面展示城市文化的魅力,另一方面提升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。永庆坊、太古仓、琶醍、TIT纺织创意园、珠影文化创意园等多个打卡点,年轻人觉得很时尚,老年人感觉很怀旧,外地人感受很岭南。

线的方面,广州从2017年开始,以“走读广州,感知城市”为主题,综合考虑风貌特色、形成年代、人的体验、功能类别等方面策划了“丝路遗风”“红色基因”等多条“最广州”历史文化步径,“以线串点、以点带面”,同时开展沿线地区环境品质提升工作,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,助力广州实现“老城市新活力”。一条条各具特色、不同主题的步径串联起百余个历史文化遗迹,让游客、市民能更好地感受、体味广州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。

在点与线的基础上,近日,海珠区提出在西部建设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。从“点”到“线”再到“圈”,是现实的选择。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城市建设,在现代城市,很难做成“面”状的大规模历史文化街区。海珠区是广州老四区之一,四面临水,古称江南洲,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环绕,发达的珠江航运历史留下了众多码头和仓库,很多老厂房和历史遗迹也是在江边。从太古仓起步,将历史文化资源活化,建设文商旅综合体,海珠区已经获得了良好经验,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展这个“文商旅融合圈”,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互相呼应,互相融合,相得益彰,共同推动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。


Copyright @ gdzj All Right Reserved. / Powered by PID Interactive 备案号:粤ICP备18020111号

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968号